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
性别:先生
最后登录:2007-05-02
http://xuebin.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5/09/13 | 由韩、日成人仪式--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
类别(午夜探弋)
|
评论
(0)
|
阅读(524)
|
发表于 14:42
韩国:
小日本:
我国早在周朝前后就有了“成人礼”。《礼记.冠义》载:“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男子20岁加冠,称为“冠礼”,女子15岁插笄,称为“笄礼”。加冠、插笄后的男女就标志着具备了独立生活、成家立业的资格。
日本吸取了我国古代择吉日为男子行冠礼的习俗,为天皇家庭和贵族成年男女举行结发戴冠仪式。16世纪起,推广到庶民百姓中。
1948年日本政府规定每年1月15日为成人节,这是日本国民的一大节日,届时全国放假。这一天,凡满20岁的男女青年都要身穿节日盛装,到公会堂或区民会馆等处参加各级政府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和庆祝活动。成人仪式一般首先由町长或村长致词,勉励青年们努力学习、工作,担负起未来的责任。然后青年们高声宣誓,决心改掉稚气,以严肃的态度步入成人的行列。接着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一些男青年还结队进行冬泳,以示勇敢地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
而作为一个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又继承了多少祖先优良的礼仪和道德呢?看下中国成人礼先:
5月4日青年节,万名中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18岁成人仪式。这场成人仪式大致仍沿用目前各地通用的模式:着统一校服、诵读誓词、教师致辞等等。应该说,这种模式的实际效果并不好。许多参加过成人仪式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仪式的神圣感、庄重感、文化感不足,缺乏回味、印象不深。
成人仪式的精髓,在于使青年开始懂得“成人之义”,所谓“弃尔幼志,顺尔成德”,提示他今后将要担负起对长辈、师长、朋友、乃至社会、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提示他已正式跨入社会,获得全新的人生角色。
作为我国古代成人礼仪的“冠笄之礼”,庄重性和神圣性是其一大特色。《冠仪》曰:“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沐浴、礼告、正服、行三加之仪(首加之“冠中”,再加之“帽子”,三加之“幞头”)等看似繁琐的仪程却强化了成人礼仪的神圣感、增加了其文化感染力。而反观我们现在通行的成人宣誓仪式,孩子们身穿平时穿着的校服、遵循的是平淡无奇的程序,索然无味的仪式很难在他们心中树立起成人的庄重、神圣、自豪等应有的感觉。
相对其它三大文明古国,我们曾自豪地说,中华文明几千年来从未中断过。然而,现实却让人气馁:道德沦丧、犯罪、吸毒、环保等问题在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的社会上愈演愈烈,还有诸如韩国抢注“瑞午节”,热闹的外国情人节,圣诞节,西化婚礼等,相对于几百年前的学生--日本、韩国们,我们又继承保护了几多文化传统呢?!我禁不住想说:中国传统文化早就随着古代文明的没落而没落了。而十年文化大革命,更是对这种文化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清洗。
记得曾在网上看到有人身体力行尝试穿着汉服走上街头时,却被记者们报道成:有人穿着丧服上街。也许吧,我们自己都不遗余力地为传统文化响了丧钟,难怪小日本说:中国一半以上的人不熟知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一味地追逐别国的文化,哈这哈那的。难怪我们只能从韩国的影视作品里找到些许纯净和温暖--儒家的思想文化在他们那里保存得那么好!
古装的韵味,把中国女子独特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42]
午夜探弋
[12]
行走人间
[9]
水中阅读
[5]
声色映像
[16]